发布时间: | 2025-05-18 |
有 效 期: | 9999 |
产品规格: | 不限 |
所属行业: | 咨询 产品检测服务 |
包装说明: | 无 |
产品数量: | 9999.00 |
价格说明: | 价格:面议 |
![]() ![]() ![]() |
含氯消毒剂
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杀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其杀微生物有效成分常以有效氯表示。次氯酸分子量小,易扩散到表面并穿透进入菌体内,使菌体蛋白氧化导致。含氯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繁殖体、病毒、、结核杆菌和抗力强的芽胞。无机氯性质不稳定,易受光、热和潮湿的影响,丧失其有效成分,**氯则相对稳定,但是溶于水之后均不稳定。
指在水中能产生具有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含氯消毒剂、无机含氯消毒剂。
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
各机构应当加强核酸检测质量控制。应选用扩增检测试剂盒的核酸提取试剂和扩增仪。
(一)性能验证。
在用于标本检测前,实验室应对由提取试剂、提取仪、扩增试剂、扩增仪等组成检测系统进行必要的性能验证,性能指标包括但不限于精密度(至少要有重复性)和检测限。建议选用高灵敏的试剂(检测限
≤500拷贝/mL)。
(二)室内质控。
实验室应按照《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机构开展核酸检测有关要求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53号)要求规范开展室内质控。每批检测至少有1份弱阳性质控品(第三方质控品,通常为检出限的1.5-3倍)、3份阴性质控品(生理盐水)。质控品随机放在标本中,参与从提取到扩增的全过程。在大规
模人群筛查时,因人群流行率低(<0.1%),一旦出现阳性结果,对阳性标本采用另外一到两种更为灵敏且扩增不同区域的核酸检测试剂对原始标本进行复核检测,复核阳性方可报出。
(三)室间质评。
实验室应常态化参加或省级检验组织的室间质评。对检测量大以及承担人群筛查等任务的实验室,要适当增加室间质评频率。不按要求参加室间质评的,或室间质评结果不合格的,或检测结果质量问题**的,不得开展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结果反馈基本要求
(一)报告时限。
对于发热、急诊患者,在6小时内报告核酸检测结果;对于普通、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等人群,原则上在12小时内报告结果;对于“愿检尽检”
人群,一般在内报告结果。机构应当为受检者出具检测报告,并告知其查询方式,不得以任何理由不出具检测报告。
(二)检测报告。
各机构应当按照《核酸检测报告单》的参考样式出具检测报告(见附件1),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规定下,互认检测结果。机构可采用纸质、快递、网络或信息化系统等多种形式,发放核酸检测报告,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发现核酸检测阳性结果时应按相关要求在12小时内报告。
实验室污染的处理。
1.标本污染生物柜的操作台造成局限污染时:
立即用吸水纸覆盖,并使用0.55%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消毒。消毒液需要现用现配,内使用。
2.标本倾覆造成实验室污染时:
保持实验室空间密闭,避免污染物扩散。立即使用润湿有0.55%含氯消毒剂的毛巾覆盖污染区。必要时(如大量溢撒时)可用加热熏蒸实验室,剂量为2g/m³,熏蒸过夜;或20g/L消毒液用气溶胶喷雾器喷雾,用量8ml/m³,作用1-2小时;必要时或用-熏蒸:8g/m³,放入耐热耐腐蚀容器(陶罐或玻璃容器),后加入(40%)10ml/m³,熏蒸4小时以上。熏蒸时室内湿度60%-80%。
3.清理污染物时:
严格遵循活病毒生物操作要求,采用压力蒸汽处理,并进行实验室换气等,防止次生危害。
机构核酸检测工作手册
为落实应对感染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意见》(国发明电〔2020〕14号)要求,进一步规范(以下简称)核酸检测的技术人员、标本单采、标本混采、标本管理、实验室检测、结果报告等工作,保证检测质量,提高检测效率,满足核酸检测需求,特制定本手册。本手册适用于所有开展核酸检测的机构。
http://gzjczx.cn.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