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 2025-05-19 |
有 效 期: | 9999 |
产品规格: | 不限 |
所属行业: | 咨询 产品检测服务 |
包装说明: | 无 |
产品数量: | 9999.00 |
价格说明: | 价格:面议 |
![]() ![]() ![]() |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指能产生具有能力的活性氧的消毒剂,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具有强氧化性,各种微生物对其十分敏感,可将所有微生物杀灭。这类消毒剂包括过氧化氢、、二氧化氯和臭氧等。它们的优点是消毒后在物品上不留残余毒性。
我们公司的喜爱迪牌消毒液是属于二氧化氯类型的。
标本管理基本要求
(一)标本包装。
所有标本应当放在大小适合的带螺旋盖内有垫圈、耐冷冻的标本采集管里,拧紧。容器外标本编号、种类、姓名及采样日期。将密闭后的标本放入大小合适的塑料袋内密封,每袋装一份标本。
(二)标本送检。
标本采集后室温放置不**过4小时,应在2-4h内送到实验室。如果需要长途运输标本,应采用干冰等制冷方式进行保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包装运输。
(三)标本接收。
标本接收人员的个人防护按采样人员防护装备执行。标本运送人员和接收人员对标本进行双签收。
(四)标本保存。
用于病毒分离和核酸检测的标本应当尽快进行检测;含胍盐保存液采样管采集的标本可根据采样管说明书要求的保存条件及时间要求进行运送和保存。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则应置于-70℃或以下保存(如无-70℃
保存条件,则于-20℃冰箱暂存)。高风险区域人群以及患者的密接者和密
接者的密接者等集中隔离人员的核酸检测标本,检测后,应当在-20℃保存7天。其他一般人群筛查标本,则可在-4℃
保存。应当设立专库或专柜单保存标本。标本运送期间避免反复冻融。
核酸检测信息化管理
机构应当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筹下,做好标本采集、核酸检测、检测报告的信息对接工作。建立统一的信息采集扫码程序,信息应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号、联系电话,做到标本采集的与机构信息系统顺利对接,各机构间应做到信息互通、互采、互认。
核酸检测结果反馈基本要求
(一)报告时限。
对于发热、急诊患者,在6小时内报告核酸检测结果;对于普通、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等人群,原则上在12小时内报告结果;对于“愿检尽检”
人群,一般在内报告结果。机构应当为受检者出具检测报告,并告知其查询方式,不得以任何理由不出具检测报告。
(二)检测报告。
各机构应当按照《核酸检测报告单》的参考样式出具检测报告(见附件1),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规定下,互认检测结果。机构可采用纸质、快递、网络或信息化系统等多种形式,发放核酸检测报告,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发现核酸检测阳性结果时应按相关要求在12小时内报告。
标本混采
在人群筛查时可以考虑采用混采的方案进行,以提升核酸检测效率。混合标本数可以为10个或者10个以下(如5
合1)。以10合1或5合1混采为例,与单检流程不同的主要为采集、送检和检测结果的处理。其余工作要求均与单检相同。
(一)采集和送检流程。
1.标识及信息登记。
(1)登记流程。工作人员在采集前分配10个或5个受检者为一组,采集前收集并登记受检者相关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号、联系电话、采集地点、采集日期和时间),按照组别进行采集管编号。
(2)登记要求。
推荐使用读卡器、二维码条码等信息化手段关联受检者信息,提高信息读取效率和准确性。如不具备信息化条件,应当提前登记《核酸10合1或5合1混采检测登记表》(举例见附件2的10合1混采,以下简称混采登记表)。纸质登记表随标本送检前应当备份存档于采集点所在社区,便于及时追溯受检者。
2.标本采集和混合拭子。
将完成采集的10支或5支拭子放入同一采集管(10合1采样管保存液应为6mL,5合1采样管保存液与单检采样管相同,为 3mL)中,动作轻柔,避免气溶胶产生。连续采集10支或5支拭子以后,旋紧管盖,防止溢洒。如采集管内拭子不足10支或5支,应做好标记并记录。
3.标本送检。
核对采集管标签与混采登记表信息,确保准确完整,编号一致。
(二)检测结果的处理。
1.混采检测结果为阳性、灰区或单个靶标阳性,通知相关部门对该混采管的10个或5个受试者暂时单隔离,并
重新采集单管拭子进行复核。
2.复核单管核酸检测如均为阴性,则按照阴性结果报
告。暂时隔离人员即解除隔离;如检测结果阳性,按程序上报。
http://gzjczx.cn.b2b168.com